书目信息 |
题名: |
虚无时代
|
|
作者: | 沃森 著 ;高礼杰 译 | |
分册: | ||
出版信息: |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 |
|
页数: | 641页 | |
开本: | 21cm | |
丛书名: | 译文纪实 | |
单 册: | ||
中图分类: | B1 | |
科图分类: | ||
主题词: | 思想史--si xiang shi--研究--世界 | |
电子资源: | ||
ISBN: | 978-7-5327-8704-3 |
000 | 01512nam 2200277 450 | |
001 | 012021000955 | |
010 | @a978-7-5327-8704-3@dCNY88.00 | |
100 | @a20210615d2021 em y0chiy50 ea | |
101 | 1 | @achi@ceng |
102 | @aCN@b310000 | |
105 | @ay z 000yy | |
106 | @ar | |
200 | 1 | @a虚无时代@Axu wu shi dai@e上帝死后我们如何生活@f(英) 彼得·沃森著@d= The age of nothing@ehow we have sought to live since the death of god@fPeter Watson@g高礼杰译@zeng |
210 | @a上海@c上海译文出版社@d2021 | |
215 | @a641页@d21cm | |
225 | 2 | @a译文纪实@Ayi wen ji shi |
314 | @a彼得·沃森 (Peter Watson), 生于1943年, 英国思想史学者, 《今日种族》杂志创办人和主编, 《新社会》杂志副主编。 | |
330 | @a本书是畅销人文作家作者沃森继《20世纪思想史》后历时多年写就的又一本巨作。自尼采宣告上帝已死后, 伟大的思想家孜孜以求为生存寻找新的安身立命之所, 从人类精神对形而上学的执守, 到人类生活对科学和技术的日趋依赖, 从艺术和爱欲对人的感性生活的彻底张扬, 到当下价值多元和虚无全球化的时代, 伟大的人类心灵在探索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的道路上从未止步。沃森在书中断言, 价值的多元、意义的丧失以及虚无感的蔓延, 并未阻止人类走向幸福, 而这只有通过对幸福生活的探索才能实现。 | |
410 | 0 | @12001 @a译文纪实 |
500 | 10 | @aAge of nothing : how we have sought to live since the death of god@mChinese |
606 | 0 | @a思想史@Asi xiang shi@x研究@y世界 |
690 | @aB1@v5 | |
701 | 1 | @a沃森@Awo sen@g(Watson, Peter),@f1943-@4著 |
702 | 0 | @a高礼杰@Agao li jie@4译 |
801 | 0 | @aCN@b湖北三新@c20211018 |
905 | @a徽商职业学院@bS314981-83@dB1@e16@f3 | |
虚无时代:上帝死后我们如何生活/(英) 彼得·沃森著= The age of nothing:how we have sought to live since the death of god/Peter Watson/高礼杰译.-上海:上海译文出版社,2021 |
641页;21cm.-(译文纪实) |
ISBN 978-7-5327-8704-3:CNY88.00 |
本书是畅销人文作家作者沃森继《20世纪思想史》后历时多年写就的又一本巨作。自尼采宣告上帝已死后, 伟大的思想家孜孜以求为生存寻找新的安身立命之所, 从人类精神对形而上学的执守, 到人类生活对科学和技术的日趋依赖, 从艺术和爱欲对人的感性生活的彻底张扬, 到当下价值多元和虚无全球化的时代, 伟大的人类心灵在探索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的道路上从未止步。沃森在书中断言, 价值的多元、意义的丧失以及虚无感的蔓延, 并未阻止人类走向幸福, 而这只有通过对幸福生活的探索才能实现。 |
● |
相关链接 |
正题名:虚无时代
索取号:B1/16
 
预约/预借
序号 | 登录号 | 条形码 | 馆藏地/架位号 | 状态 | 备注 |
1 | 314981 | S314981 | 基本书库/ [索取号:B1/16] | 在馆 | |
2 | 314982 | S314982 | 基本书库/ [索取号:B1/16] | 在馆 | |
3 | 314983 | S314983 | 基本书库/ [索取号:B1/16] | 在馆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