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目信息 |
题名: |
三十六计
|
|
作者: | 佚名 著 ;谢普 译注 | |
分册: | ||
出版信息: | 北京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6 |
|
页数: | 161页 | |
开本: | 24cm | |
丛书名: |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 | |
单 册: | ||
中图分类: | E892.2 | |
科图分类: | ||
主题词: | 兵法--中国--古代 | |
电子资源: | ||
ISBN: | 978-7-5008-6495-0 |
000 | 01385oam2 2200289 450 | |
001 | 58664 | |
005 | 20171229171859.53 | |
010 | @a978-7-5008-6495-0@dCNY26.00 | |
039 | @aA310000SHL@bUCS01002825174 | |
100 | @a20160926d2016 em y0chiy50 ea | |
101 | 0 | @achi |
102 | @aCN@b110000 | |
105 | @aa z 000yy | |
200 | 1 | @a三十六计@9san shi liu ji@b专著@f佚名著@g谢普译注 |
210 | @a北京@c中国工人出版社@d2016 | |
215 | @a161页@c图@d24cm | |
225 | 2 | @a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@v28 |
330 | @a《三十六计》或称三十六策,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,语源于南北朝,成书于明清。它是根据中国古代汉族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,是汉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。原书按计名排列,共分六套,即胜战计、敌战计、攻战计、混战计、并战计、败战计.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,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.每套各包含六计,总共三十六计.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,均系依据《易经》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、奇正、攻防、彼己、虚实、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,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,解说后的按语,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、吴起、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,全书还有总说和跋。 | |
461 | 0 | @1 2001@a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 |
605 | @a三十六计@4译文 | |
605 | @a三十六计@4注释 | |
606 | 0 | @a兵法@y中国@z古代 |
690 | @aE892.2@v5 | |
701 | 0 | @a佚名@9Yi Ming@4著 |
702 | 0 | @a谢普@9xie pu@4译注 |
801 | 2 | @aCN@bSHXH@c20180212 |
905 | @a徽商职业技术学院@bS261051-3@dE892.2@e14@f3 | |
三十六计/佚名著/谢普译注.-北京:中国工人出版社,2016 |
161页:图;24cm.-(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;28) |
ISBN 978-7-5008-6495-0:CNY26.00 |
《三十六计》或称三十六策,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,语源于南北朝,成书于明清。它是根据中国古代汉族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,是汉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。原书按计名排列,共分六套,即胜战计、敌战计、攻战计、混战计、并战计、败战计.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,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.每套各包含六计,总共三十六计.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,均系依据《易经》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、奇正、攻防、彼己、虚实、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,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,解说后的按语,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、吴起、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,全书还有总说和跋。 |
● |
相关链接 |
正题名:三十六计
索取号:E892.2/14
 
预约/预借
序号 | 登录号 | 条形码 | 馆藏地/架位号 | 状态 | 备注 |
1 | 261051 | S261051 | 综合书库(图文三楼东)/ [索取号:E892.2/14] | 在馆 | |
2 | 261052 | S261052 | 综合书库(图文三楼东)/ [索取号:E892.2/14] | 在馆 | |
3 | 261053 | S261053 | 综合书库(图文三楼东)/ [索取号:E892.2/14] | 在馆 |